- 0
- 0
- 0
- 约3.14千字
- 2020-10-18 发布
文档工具:
- 1、本文档共4页,可阅读全部内容。
- 2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- 3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-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:19940600175。
《自然之道》教案
教学目标:
1、认识 7 个生字,会写 14 个生字,能正确认读并理解 “旅游、侦察、愚蠢、争先恐后、
若无其事 、欲出又止、鱼贯而出、愚不可及”等词语含义。
2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,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
然规律的教育。
3、理解课文中“自然之道”的含义。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,遵循自然之道。丰富见
闻,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,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。
教学难点: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故事导入,引出“道”
1、导入:同学们,大自然气象万千,美丽无比;充满生机,也充满神秘。今天,我们
一起走进大自然, 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——《自然之道》 (板书)
2、齐读课题,思考提问:你认为这里的“道”是什么意思?(道理、规律)
二、初读课文,感知“道”
1、自读课文,读顺读懂
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, 要读准字音, 读通语句, 有不懂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
意思,读完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。
学生自读课文,教师巡视帮助时表扬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。
2、检查词语,想象画面
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,有信心接受检查吗?老师这儿有几组词语想请你们读一读,
出示第一组 :巢穴 欲出又止 侦察 踌躇不前 嘲鸫 用尖嘴啄 企图
① 看,谁会读这组词语?其他同学认真听,看仔细。抽一生读词语。
②读着这些词语,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?(生说)
③能把画面读出来吗?(齐读)
出示第二组 :焦急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颓丧
②现在会读的同学举手,我们一起来读。
出示第三组 :鱼贯而出 争先恐后 结队而出
抽一生读词语。 (生读)看到了怎样的场面?
出示第四组 :补救 气喘吁吁 饱餐一顿 响彻云霄 后悔不已 愚不可及
能用上这词语说一段话吗?
3、抓关键词,练说主要内容
①把这四组词语连起来想一想,选上一些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?
②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。 我也写了一段, 谁能选上面的词填一填。
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,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,观察幼龟是怎样
离巢进入大海的。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,不顾向导劝阻, ( 愚
不可及 ) 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。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,就从巢中 ( 鱼贯而出 ) ,结果让食肉鸟 ( 饱餐一顿 ) 。“我们” ( 气喘吁吁 ) 地拯救了一些幼龟,还是不能解决问题。真是令人( 后悔不已 )。
三、换位思考, 感悟“道”
学习三至五自然段
(一)学生自主学习
我们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, 好心办了一件 蠢事,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用课文的词语说就是( 愚不可及)。
出示(比较):我们干了一件蠢事。
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。
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, 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 “愚不可及”呢?书写“愚蠢”都是形声字,愚:心里想的和平常人不同, 违背常理。板书“愚” “蠢” 形声兼会意字,春天到了,许多小虫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, 开始蠕动,
如成语蠢蠢欲动,后由虫蠕动时缓慢蚩蚩的样子引申出愚笨、苯拙之义。
读读这句话,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? (后悔与自责。)读
现在我们就是那一行游客, 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, 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?细细读课文 3-4 自然段,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, 细细体会, 在旁边写上批注。(生读书,从书中找依据,四分钟后)
我们每个人都能静心读书。 好,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, 你们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?先读课文再谈感受。
生:(读文)“突然,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,却欲出又止,似乎在侦察外
面是否安全,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,一只·····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。”
(谈感受、理解词语、感情朗读)
同学们能从书上找到有关的句子, 这一点很好,怎样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
的理解呢?你们看,我也是那其中的一位游客,我是这样想的:
(二)指导把书本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
、老师举一:(课件出示书本语言和老师转化后的语言比较)
突然,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,却欲出又止,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,
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,一只嘲鸫突然飞来,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,企图把它拉
倒沙滩上去。
我们的确愚不可及,幼龟把头探出巢穴,却欲出又止,感觉是在侦察外面
是否安全,还看到嘲鸫啄乌龟的头。其实已经知道这只乌龟是侦察员啊,为什
么没有想到不要阻止绿龟的行为呢?
2、反三: 学生分小 言通 地表达。
象老 把自己 的成果和同伴交流一下。
你 找到了哪些句子 明自己愚不可及的。
生 ,出示 段
向 却若无其事地答道: “ 就 去吧,自然之道,就是 的。 ”??向 极不情愿
地抱起那只小 ,朝大海走去。
1、向 看到了嘲 啄 的 一点也不吃
您可能关注的文档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:Unit2Period1人教.docx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:lesson1whereareyougoing?∣川教版(三年级起点).docx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:Lesson3Theyareinclassthree第三课时科普版(三起).docx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:Module2Unit2外研社(三起).docx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:Lesson5Whatarethese?第一课时科普版(三起).docx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:Module2Unit1外研版(三起).docx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:Lesson5WhereisDanny?|冀教版.docx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:Module7∣外研版(三起).docx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:Recycle1Readaloud人教版.docx
-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:Recycle2第1课时人教版.docx
文档评论(0)